故宮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底,第二年,明朝政權便由南京正式遷都至北京。這段歷史,正好同傳世宣德款青花海水翼龍瓷缸(圖2)的燒造年代吻合。說明瓷缸的燒造不僅重要,還非常緊迫,幾乎與紫禁城的建造是同步的。所以在一向被稱作明代陶瓷史的"空白期",也沒有停止過生產。

  耿寶昌《明清瓷器 鑑定》中說:"新近於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空白期'的大量殘片,出土物中為數最多是龍缸殘片。復原器高88釐米……此外,就這批龍紋大缸殘器斷口普通具有的窯裂舊痕來看,也印證了《明實錄》中關於正統九年(1444年)饒州府燒青龍白地花缸瑕璺不堪的記載。"當然,從中亦反映出,水缸因體大、壁厚,燒製難度相當大,成品率甚低。



  明代早期水缸,以畫龍紋為多,明中期以後,圖案呈多樣化。龍紋示聖明,魚紋多雅緻,其他也無不可,包括獅球紋、嬰戲紋,只要美觀大方就行。但不少紋飾和“水”沾邊,如海水雲龍、水禽蓮池、鴛鴦荷塘紋(圖3)等,目的固然為儲水,也實在是品位、情趣與水缸在閒置時的一種巧妙結合。但瓷水缸的內涵與外延因龍紋先入為主,竟變成為單純的"大龍缸",其真實面目則墮入霧中。

  據史料記載,明朝生產瓷缸,數萬曆最慘,不但沒燒出一口稱心的大缸(定陵神宗墓內的青花龍紋大缸系嘉靖造),還惹出大工潮。萬曆三十年,因水缸屢燒不成,宦官(太監)潘相又苛刻工匠,致窯工童賓跳火自焚,繼而引發積怨沸揚的萬餘名工匠憤起抗爭,盛怒之下放火燒燬了御窯廠。此後,瓷缸生產如夕陽西下,至明代結束也未見恢復。



  明祟幀時期,瓷缸但見小型,用途也明顯有別於前朝,當為玩賞類型的魚缸(圖4)。此時,缸又有“缽式”新品種。



  清代,大缸恢復生產,尺寸之大,不亞於明朝的嘉、萬時期;製作之精,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圖案有的"惟皇帝才配得上享用的“五爪龍紋”,亦有供民間大戶人家使用的四爪龍紋和山水、人物及花鳥紋等。中、小型魚缸尤為多見,尺碼不等,規格齊全。品種有青花、五彩、釉裡紅(圖5)、粉彩與各種顏色釉瓷(圖6)。





  說明此時的瓷缸已盛行於文人士大夫階層。康熙時期,"魚缸中有器壁較淺似木盆的,稱之為“魚淺”,繪有五彩加金荷蓮紋。此器型自康熙時初創,延續至晚清。 雍正、乾隆時的,喜施以木紋釉(圖7),給出盆箍裝飾,酷似“木盆”(《明清瓷器鑑定》)。也有以傳統的青花繪之(圖8),器形規整,尺寸碩大,是集觀賞與休閒養性等功能為一體的居家美器。





  乾隆朝,宮裡還流行一種深腹小水缸,有斗彩和青花等品種(圖9)。民間則以青花器為最常見,直徑在15至20釐米之間, 高約12至16釐米左右,至清嘉慶、道光時產量更大,多見纏枝花卉紋小缸,品質一般。而有明以來的大口深水缸,一直沿襲至清末(圖10),這同19世紀後期才出現消防用"水龍"在時代上也相吻合。而這些外來的洋水龍,起初還離不開水源,要麼靠水井,要麼靠水船,以致人們在萬般無奈之下,依舊得仰仗大水缸。直到20世紀初,消防車出現,讓水龍顯出威力,此時,水缸真的完全轉業到養魚上了。



  綜上所述,明清景德鎮窯的一些大龍缸以及繪上了其他圖案的大瓷缸是供皇宮和上層社會消防滅火的一種儲水器。但是,在更多的時候,大瓷缸是被閒置的,也就自然成了養魚器具,甚至成了事實上的大魚缸。當然,在以往的歲月裡,它們之所以要被人們淡化,被魚缸所淹沒,並被與其他中小型真正魚缸混為一談,還因為中國人歷來講究避諱,很在乎口彩,尤其是耳濡目染了文字獄的明清時人。




本文轉貼自 21世紀陶瓷網 妙論高韵 明清瓷缸探微
原文刊載於《收藏》總129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頑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