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為藎忱中國山東臨清人。
抗日戰爭名將,1935年4月9日敘階陸軍中將,1939年5月2日,張自忠被授予陸軍上將銜,(注釋:加上將銜,是根據國民政府公佈之《陸軍中將加銜暫行條例》: 「合於晉任上將之規定者,因為員額所限得先加上將銜」,「陸軍第二級上將出缺由已加上將銜之中將擇優轉補。」)為國犧牲後被國民政府追晉上將。
1940年國民政府頒佈了褒恤令和追晉張自忠將軍為陸軍上將令:「故陸軍上將銜陸軍中將張自忠追晉為陸軍上將。此令。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七月七日。」
張自忠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同盟軍陣亡的最高將領

1911年考入天津政法學堂,後轉入濟南法政專門學校。1914年,投筆從戎,在西北軍馮玉祥部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並先後兼任察哈爾省主席、天津市市長。 1930年任29軍第38師師長。1933年參加長城抗戰,任前線總指揮。 1937年七七事變後,奉宋哲元命令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北平市長,輿論大嘩,報界一度凡提及必稱「張逆自忠」。此等際遇直接導致張將軍日後為國死志的決心。 同年12月任第59軍軍長。1938年3月參加臺兒莊戰役。1939年4月,在鐘祥田家集截擊日軍,殲其一部。12月,他曾組織部隊偷襲日軍指揮部,被人們譽為「活關公」。

棗宜會戰期間,任國民革命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1940年5月,親率3個團2000餘人夜渡漢水至棗陽截擊日本軍隊,由於戰前掌握日本軍隊情報有誤、日本軍隊截獲張自忠部動向,在追擊中陷入日軍重圍。 5月16日,張自忠部退至宜城南瓜店,在日軍激烈炮火中堅持指揮作戰。中午,左臂負傷,隨後又連中數彈,壯烈犧牲。隨他出征的官兵也全部陣亡。


日軍敬佩張自忠將軍忠勇,列隊脫帽向其遺體敬禮,並用上好棺木盛殮,日本高級軍官親自抬棺安葬。


蔣介石總統在得知張自忠將軍的死訊後,電令第五戰區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張自忠將軍遺體。
在遺體被奪回後,運回重慶有上萬名民眾前去迎送遺體。
馮玉祥蔣介石毛澤東均對他的事跡表示欽佩。



其遺體奪回後在重慶市北碚區梅花山下葬,並建有『張自忠將軍陵園』和『張自忠將軍生平事跡陳列館』。



圖文資料引用自 維基百科全書,詳請參閱 張自忠 - Wikipedia




張自忠
將軍為青天白日勳章受勳人。

【 青天白日勳章】
青天白日勳章,軍職勳章,中心為青天白日國徽,代表國家,四周為光芒,象徵榮獲此章者,有禦侮克敵,使國家光輝四耀之功勳。
此勳章於民國18年5月15日頒行,民國69年改為大綬,頒授捍禦外侮,保衛國家,戰功卓著之軍人。
1929年開始授與,至2005年止,共有207人獲頒此勳。

1974年,
中華民國 中央電影公司製作張自忠將軍自傳電影紀念-《英烈千秋》。

1982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追認張自忠將軍為革命烈士

青天白日旗飛揚—獻給國民革命軍—英勇勳章 (後段為真實抗戰照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頑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