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玉札記(Jade Carving Gallery)
跳到主文
中華文化之美,深蘊於玉石器物之間,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這是玉石的空間,歡迎常來欣賞!
部落格全站分類:
收藏嗜好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Apr
14
Mon
2008
19:14
The Sun Shines on Tashkurgan 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 Sun Huang孫鳳
close
Tashkurgan (塔什庫爾干)
تاجىك ئاپتونوم ناھىيىسى
, 意即 "石頭城" (Stone City)
石頭城地處古絲路中道和南道的交匯要衝,是古絲綢路上一個重要的軍事堡壘,
現在則成為帕米爾高原上的著名旅遊景點。
遠在漢朝,此為西域三十六國之蒲犁國的都城。標高3240公尺。
The Sun Shines on Tashkurgan 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生動地展現這裡的風俗民情!!
公元前138年
漢武帝 劉徹
(建元類卯三年),
張騫
奉命出使西域。
張騫出使西域尋訪
大月氏
聯合抗擊
匈奴
。
雖然出使未獲成功,但是卻溝通了中原與西域諸國的聯繫和交往。
西域三十六國最早出
唐書
,
當時在現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國,
經考証在如下地方:
(一)烏孫----現新疆伊寧市及附近几縣是烏孫當時一部分。絕大部份,為沙皇俄國侵占。
(二)龜茲----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
(三)焉耆----現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
(四)于田----現新疆和田一帶。
(五)若羌----現新疆若羌東南,羅布泊西北,離古陽關最近。
(六)樓蘭----現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羅布泊旁沙漠中。
后改國名,為鄯善。現存有樓蘭遺跡。
(七)且末----現新疆且末縣西南,現有周圍二十里古城兀立,牆垣斷續。
唐玄奘取經,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現新疆且末臣河南,有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國家最小。
(九)戎盧----現新疆于田縣南。
(十)彌----現新疆南疆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現新疆策勒縣南。
*(以上四個小國,全在現和田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沙漠湮沒)。 *
(十二)皮山----現新疆皮山縣東南,藏桂附近,尚有漢皮山國城墟,當地人叫破城子。
(十三)西夜----現新疆皮山西南。
(十四)蒲犁----現新疆葉城東一帶地方。
(十五)依耐----現新疆英吉沙東南東勒庫爾。
依耐和蒲犁兩國雖小,但是漢唐以來東西交通要道。
唐玄奘從天竺(現印度)取經回國,取道于此。
(十六)莎車----現南疆莎車縣,后被于田吞并。
(十七)疏勒----現新疆喀什市和疏勒縣一帶。
(十八)尉頭----現新疆南疆烏什、巴楚地。
(十九)溫宿----現新疆阿克蘇和溫宿一帶。
(二十)尉犁----現新疆庫爾勒、尉犁地方。后被焉耆吞併。
(二十一)姑墨----現新疆南疆拜城一帶。
(二十二)卑陸----現新疆阜康縣以北
(二十三)烏貪訾----現新疆離現瑪納斯北和昌吉附近。
(二十四)卑陸後國--現新疆阜康縣東。
(二十五)單桓----現新疆瑪納斯東北。
(二十六)蒲類----現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后國--現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現新疆烏蘇縣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現新疆昌吉縣以西。
(三十)劫國----現新疆呼圖壁東北。
(三十一)狐胡----現新疆吐魯番以北。
(三十二)山國----現新疆南疆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交河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及附近地方。
(三十五)師車尉都國----現新疆吐魯番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現新疆奇台周圍。
此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 等十幾個屬於西域的國家,現都不在新疆境內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頑石
藏玉札記(Jade Carving Gallery)
頑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
人氣(
)
E-mail轉寄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相簿幻燈片
文章彙整
文章彙整
2013 三月 (2)
2013 二月 (3)
2013 一月 (2)
2012 十二月 (1)
2012 十月 (1)
2012 九月 (1)
2012 七月 (1)
2010 十月 (1)
2010 二月 (1)
2009 八月 (1)
2009 七月 (7)
2009 六月 (13)
2009 五月 (7)
2009 四月 (9)
2009 三月 (9)
2009 二月 (12)
2009 一月 (8)
2008 十二月 (2)
2008 十一月 (12)
2008 十月 (8)
2008 九月 (11)
2008 八月 (15)
2008 七月 (4)
2008 六月 (2)
2008 五月 (31)
2008 四月 (53)
2008 三月 (22)
2008 二月 (21)
2008 一月 (44)
2007 十二月 (8)
2007 十一月 (3)
2007 十月 (9)
2007 九月 (11)
2007 八月 (8)
2007 七月 (13)
2007 六月 (11)
2007 五月 (9)
2007 四月 (17)
2007 三月 (8)
2007 二月 (10)
2007 一月 (10)
2006 十二月 (16)
2006 十一月 (17)
2006 十月 (13)
2006 九月 (11)
2006 八月 (13)
2006 七月 (5)
2006 六月 (18)
2006 五月 (27)
2006 四月 (62)
2006 三月 (50)
2006 二月 (50)
2006 一月 (1)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分類
玉器 (12)
玉禮器 Ritual Implements (71)
玉擺飾器 Furnishings (55)
玉兵器 Weapons (21)
玉服飾器 Accessories (82)
玉賞玩器 Ornaments (35)
玉肖生器 Animals (70)
玉鑲嵌器 Inlays (24)
人物造型 Figures (14)
璽印符節 Seals (10)
文房用具Scholar Studio (13)
生活用具 Utensils (46)
古玉之美 (15)
戲曲之美 (1)
戲曲之美 (11)
感想隨筆 (4)
==話從前== (16)
我喜歡的 (65)
沉思感懷 (45)
生活這回事 (26)
好文共賞 (2)
好文共賞 (42)
玉石文化 (27)
歷程記事 (2)
blog maintain (1)
未分類資料夾 (2)
其他 (1)
其他收藏 Others (13)
近期文章
熱門文章
部落格文章搜尋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月曆
«
二月 2025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新聞交換(RSS)
QR Code
POWERED BY
(登入)
RSS訂閱
關閉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