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戲曲之美 (11)
- Dec 25 Tue 2007 09:14
關羽是生角? 還是淨角?
- Feb 12 Mon 2007 23:14
逗!!~古代卡通片
![]() |
京劇《戰宛城》,一名《張繡刺嬸》、《割髮代首》和《盜雙戟》。有的加演昆腔《醉韋》。其他劇種如漢劇、徽劇、豫劇、秦腔等都有此劇目。川劇 有《徵宛城》、粵劇有《曹操下宛城》等劇名。《戰宛城》從京劇行當上看是一齣文武並重的大戲。它包括生、旦、凈、丑各種角色。每一角色又都有其難度較大的表演。 《戰宛城》和《長坂坡》、《走麥城》、《鐵籠山》等劇一樣都是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歷史故事劇,早年曾是譚鑫培、楊小樓、侯喜瑞、于連泉等著名京劇演員的拿手好戲。 |
![]() |
《戰宛城》中的武丑為"胡車兒", 銜命盜取曹將"典韋"的武器盔甲。 |
- Jan 18 Thu 2007 08:00
如何欣賞傳統戲曲...
- Jan 08 Mon 2007 03:37
傳統戲曲的特色-無聲不歌 無動不舞
- May 22 Mon 2006 23:46
圖蘭朵公主


圖蘭朵公主這齣歌劇的劇本原著是威尼斯作家卡羅. 葛齊(Carlo Gozzi 1720-1806)的五幕寓言劇,其素材取自十七世紀末風行法國的童話故事"天方夜譚"。在普契尼之前至少已有四位作曲家曾依相同的故事題材作曲,有韋伯、布梭尼、亨德密特以及普契尼的恩師巴沙尼,據說普契尼是因看過布梭尼的同名劇後激起了作曲的興趣。普契尼在1920年的夏天已正式決定要"圖蘭朵公主"改寫為歌劇,他請劇作家阿丹米(Giuseppe Adami)和記者西蒙尼(Renato Simoni) 著手改寫劇本。普契尼要求劇作家在編撰腳本時"要將圖蘭朵被埋藏在無上尊榮的如此長久的熱情極力挖掘出來"。阿丹米由于在1903年曾寫過戲劇,所以對"圖蘭朵公主"故事頗能掌握。至於西蒙尼,他曾在1912年被派駐至北京一段時間,對中國的風俗有些了解。經過他們幾年的努力,歌劇《圖蘭朵》終於問世了,它向人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