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殿堂上 貌勝夏花 心比秋月
入陣裡 面若鬼魅 勢如戰神
在最黑暗動盪的時代 留下最唯美激昂的身影
主辦: 春美歌劇團、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
贊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購票選位請至【兩廳院售票系統-蘭陵王】!! 只剩19日的票!!
更多彩排內容請至【蘭陵王BLOG】觀賞加油!!
關於 蘭陵王 的故事...
蘭陵王高肅,字長恭,一名孝灌,是北齊末期文武雙全的名將。
他短暫的一生,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屢建戰功,為時人稱之。
因英勇善戰,戰功卓著,先後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大將軍、大司馬、尚書令等職。
因其貌美,為陣前震懾敵人,做兇惡面具戴之,戰無不勝。
其戰功顯赫,聲威日顯,其堂弟高緯繼皇位後,忌其功高威武,恐皇位被奪,
於公元573年,帝賜鴆而死,五年葬「鄴西北一十五里」。
六年高肅的五弟為其立了墓碑,即今存的北齊蘭陵王碑。
歷史上確有其人其事,蘭陵王《代面》出征,據說也是京劇淨角臉譜的由來。

關於《蘭陵王入陣曲》...《蘭陵王入陣曲》是唐代假面舞蹈,根據唐代崔令欽的《教坊記》記載,起源於北齊,盛行於唐代,又稱《代面》、《大面》。
此舞是表現北齊蘭陵王高長恭作戰的勇猛英姿,為帶有簡單情節的男子獨舞。
高長恭身型高大健壯、性格勇敢有膽略,但面貌卻秀美如婦人,他自覺作戰時因面容俊美柔和不足以威懾敵人,每臨陣時必戴上形象兇厲之木雕假面(面具)。他勇猛善戰,戰功卓越,且十分關愛戰士,《北齊書》:「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爲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故深得將士愛戴。
最著名的一次戰役是邙山之戰(今洛陽西邊),北周發兵10萬攻打北齊,並大敗北齊軍於邙山,進而圍困北齊首都洛陽。高長恭帶領5百騎士救援,兩次衝入敵陣, 在洛陽西北的金墉城遭到圍困,由於戴上假面,城上齊兵都認不出來者何人?懷疑是敵人的計謀。
敵眾我寡戰況危急之際,蘭陵王摘下假面對守城齊軍示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立刻放箭射敵並開城與敵決戰,北周軍大潰而逃,爲慶祝勝利並讚頌蘭陵王的威猛,將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面具邊舞邊歌。
《蘭陵王入陣曲》讓高長恭的聲名與英勇事蹟遠播,卻也伏下禍因。
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一天觀賞《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旦失利,追悔莫及。」 長恭無心快語:「家事親切,不覺遂然。」早對高長恭聲名妒嫉的高緯一聽「家事」兩字,心生警覺,賜下毒酒令死。
高長恭飲鴆前對妃子鄭氏長歎:「吾忠以事上,為何要被毒死呢?」鄭氏哭勸讓他親自見皇帝訴說無罪,高長恭仰天嘆道:「天顏何由可見!」臨死前,他燒掉了所有別人欠他債的借據,留下悲痛欲絕的遺孀鄭妃,守著佛門孤燈,度此殘生。
可見妒嫉之心,多麼令人難以理解?! 而由此起意的行事為人,殊多陰險狠毒。
然終究害人害己,北齊也因此消失於歷史之中。。。

| ||||||||||||
| ||||||||||||
春美歌劇團2007年度歌仔戲神祕劇作《蘭陵王》BLOG | ||||||||||||
Copyright(c)2007《春美歌劇團》All rights reserved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