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羽觴...
羽觴(觴音如「商」)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盛酒器具,
器具外形橢圓、淺腹、平底,兩側有半月形雙耳,
有時也有餅形足或高足,考古界亦稱其為耳杯。
羽觴出現於戰國時期,一直延續使用至漢晉,其後逐漸消失。
張衡《西京賦》
:「促中堂之狹坐,羽觴行而無算。」
班固《漢書.孝成班婕姝》
:「酌羽觴兮消憂」。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王羲之《蘭亭集序》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 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推薦網站:中國大百科 智慧藏
※ 羽觴的質料,除了玉器,還有銅器與漆器。
銅羽觴:
銅羽觴是加溫器,用來熱酒或其他食物。出土銅羽觴,有時還附有一個銅爐,也是橢圓形,四壁用鏤空銅板圍成橢圓形狀,使其與羽觴一致。下有底,旁有柄,口沿有四個小支釘,羽觴放上去,不致於將爐火弄熄,是很簡單的炊具。但在戰國時期即有這種東西,我覺得實在很了不起!!
漆羽觴:
漆羽觴也是飲酒器。晉書 皙束傳:「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晉 王羲之 蘭亭序之「流觴曲水」。 盛酒之羽觴,應為漆器。因其體輕,能浮水面上,並且其上有漆,可不滲酒。
另兩款飲酒器
羽觴 ( 一 )
nephrite jade carving
藏玉札記® 頑石 Jade Carving Gallery
古玉收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