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玉執壺 明代
通高25、口徑5.3釐米
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定陵地宮出土
現藏於定陵博物館
 

  記者:中國玉器的持續發展也得益於與周鄰地區進行的玉文化交流,兩千年的中外寶玉交流史如何豐富了中國玉文化寶庫?

   殷志強(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玉器是在相互交流中不斷發展起來的,先是華夏諸族之間的交融。至公元前121年以後,隨著漢朝打通通往西域的連接歐亞 大陸的大通道,張騫出使西域,尤其是「絲綢之路」繁榮起來後,和闐玉獲得大量採掘,出現了中國玉器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的中外交流,中原玉器不斷輸往塞外, 中亞、西亞的寶玉、琉璃以及黃金工藝不斷輸入中原,豐富了中國的玉文化。

  中國古代不僅貴玉賤石,而且還貴玉賤寶,這一點與世界上其他 愛好寶石的國家有所不同。比如,按古代禮制規定,凡是禮儀、祭祀用玉,必須用真玉,而不能用美石替代,否則被視為對神的褻瀆;王一級可以佩服全玉,而王以 下的貴族,即使非常富有,也不能用全玉,必須間以美石;明代萬曆皇帝大量使用進口寶石,但大多寶石沒有被單獨做成飾品,而是作為新疆和闐白玉的裝飾品,將 色澤斑斕的寶石鑲嵌在玉的表面,主體還是中國玉。距今600年前,外來珠寶開始入席中國玉。1520年成書的《西洋朝貢典錄》多處論及「寶石」,說明明代 從西洋帶回的寶石數量是很多的。江西、湖北、南京、北京等地帝王、貴族墓中均出土外來寶石,並與中國玉和諧共處。

  考古出土證實,翡翠 在明末首先使用於雲南西部地區,至清初,翡翠經雲南、兩廣地區傳入江南地區。至清代中晚期,由於江南地方官吏、富商將上等緬甸翡翠器進貢,引起了朝廷的注 意。如乾隆時期的進士畢沅,曾在陝西、湖廣地區身居要職,熟悉古物奇器之道,大量收藏古玉,並對緬甸翠玉情有獨鍾,將上等翠玉琢磨成朝珠,與夫人共同享 用,開啟了翠玉琢朝珠的先風。要知道,當時朝廷還沒有使用翠玉朝珠。在畢沅等人的影響下,朝中人士開始使用翠玉,並蔚然成風。緬甸翡翠成為京城上層人士的 珍玩,一度供不應求,頂級緬甸翡翠源源不斷輸入中國,成為重要的玉器,一度超過和闐玉器,豐富了中國玉寶庫。

  距今250-200年 前,中國玉器史上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乾隆雕」的形成,另一件是「痕都斯坦玉」的輸入。中國玉器藝術經過四、五千年的發展,至清初已是過於成熟,缺乏 創新,無法突破,走入死胡同。乾隆對此十分不滿,革古鼎新,從造型、工藝以及玉器主題上力求突破,在形態上從商周青銅器、漢代玉器中汲取藝術營養,豐富造 型;在琢磨工藝上精益求精,一絲不苟;在主題表現上以再現中華遠古文化神韻為時尚。同時千方百計表現和闐玉的材質之美,鑄成了流芳千古的「乾隆雕」。

   「乾隆雕」不惜耗材,作品過於惇厚、精細,缺乏玉的靈巧,而「痕都斯坦玉」(主要是伊斯蘭式玉器,產於印度北部、土耳其部分地區)卻以靈巧見長,強調一 器一色,不用雜色、巧色;器具形態取於自然法則,果、花、葉、莖,紛紛入玉;器壁外面或裝飾花卉紋,或鑲嵌玻璃珠、金屬絲。乾隆對此推崇備至,將其應用到 清代玉器生產中去,出現了仿製的「西藩作」。

  中國玉文化蘊涵豐富,博大精深,可以折射出古代社會物質生產、意識形態與文化交流的許多信息,在很多方面可以體現出中國人的認知與理智。玉是民族文化,也是科技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玉文化一直連綿不斷,貫穿始終,而且隨著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其生命力越來越旺盛。


來源:"中華讀書報"
(責任編輯:奕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頑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